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群体式西班牙语教学中个体间相互影响与应对

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5 19: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我国与西班牙拉每个西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交往日趋频繁,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的态势。我国高校西班牙语教育在过去的15年中经历

一、引言 从本世纪初开始,随着我国与西班牙拉每个西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和人文交往日趋频繁,对西班牙语人才的需求呈不断上升的态势。我国高校西班牙语教育在过去的15年中经历了“井喷式”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等领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群体概念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毕竟大量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的相互碰撞对于教学效果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1] 二、群体初期表现 西班牙语作为小语种,目前在大多数高校中都是零基础招生,而跟零基础式英语教学不同的是,西班牙语本科教学的对象是18岁左右的准成年人。该群体刚从高中毕业,有着未成年人的新鲜事物接受度,也有着成年人强大的语言框架学习能力,却不具备儿童学习外语的语音接受速度。是比较复杂的学习群体。在当今普遍认为外语错过了“关键期”就学不好的观点下,很多学生都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开始“高龄”语言学习的。但是一些神经语言学家,比如Herbert W. Seliger,就提出不能单纯地把语音和语言学习混为一谈,他认为学习外语的最佳年龄即所谓“关键期”并不是单一的时间段,而是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而变化,所谓的“关键期”也只是针对语音准确度的掌握,跟词汇和句法结构的学习并没有太大关联,后天乃至终生的语言习得对于语言的完整掌握也是非常关键的。所以任何年龄开始学习一门外语都有可能获得成功。习得语言的关键点并不在所谓的“关键期”,而是在于学习者本人的坚持不懈。语音的掌握可能不一定完美,但可以在词汇和句法的精细度中获得弥补。帮助学生了解这一点可以使他们增强学习的信心,摒弃怀疑的态度。 三、个体差异的表现 在外语教学中,个体差异可以简要的分为个性差异与动机差异。 1.从心理学角度,人的个性可分为“外向型”与“内向型”。一般认为,外向型的学习者喜欢表达,但他们往往并不深究语言的准确性;而内向型的学习者更善于阅读和记录,追求语言的准确性,却不太擅长在听说方面的发展。在课堂上外向型学习者喜欢跟教师互动,不在乎表达错误;而内向型个体相对比较被动,被点到才会讲话,反复思考无误才会表达出来。大多数高校学生年龄段处在接近成年却没有成年的阶段,心理并没有完全成熟,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那么当一个群体内向个体较多时,外向型个体可能怕被人笑话的心理渐渐占了上风,就会慢慢不喜欢发言,偏向内向。反之群体特征就会逐渐偏向外向型。[2] 2.动机差异是高校外语教学困扰教师们很久的问题,因为我国的招生方式导致很多学生其实并不完全是因为爱好才进入该专业来学习,所以动机不明确。有的是因为父母期望,有的是因为听说小语种热门等等外界因素。有关研究表明,动机是诸多影响学习的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根据本学期对本校大二的西班牙语学生进行的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在学习中明显落后的学生中有78%是属于动机不明确的学生;而在优秀的学生中有86%都是目标非常明确的。有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某西班牙足球队,在从事相关论坛翻译工作;有的是喜欢西班牙人的性格以及当地的生活方式并准备留学;还有的是想要去美国留学,而西班牙语会为其申请美国大学并且在当地生活提供便利。这也就是所谓的 “综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3] 四、个体差异的应对 大多数学习个体因为之前养成的语言学习习惯,并不擅于听和说,即使是外向型学习个体也缺乏一定的外语思维。那么为了避免愈发少量的外向型个体被内向型个体同化,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因材施教:[4] 1.针对内向型学生要使其放下顾虑,不要在乎错误,口语中的流利性高于精准性。只要是不影响理解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纠正,让其表达完整后再提出其他表达,并给予学生肯定。而对于外向型学生,要提高其读写能力,增强其语言领悟能力和表达准确性,巩固其词汇语法概念。力求使两种不同个体都能得到全面的语言能力发展。 2.提问题要讲求“跳一下就够得到”的原则,根据学生能力分配问题,使学生回答问题时稍微思考一下就能回答出来。避免学生答不出来的尴尬,也要避免问题过于简单的浪费。 3.为仍处在动机迷茫期的学生提供多种可能性,不光是在语言方面传授知识,而是要提供给学生更多的目标地文化。让他们有渠道去发现动机,或是帮助他们寻找动机,甚至可以利用个体间的影响来让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分享动机,从兴趣度和实用度等方面寻找到学习语言的真正意义。[5] 五、结语 个体差异的存在是必然,作为教师应该去积极应对这种必然而不能去抹杀它,教学不是整齐划一,而是因材施教。

文章来源:《山东外语教学》 网址: http://www.sdwyjxzz.cn/qikandaodu/2020/0825/390.html



上一篇:高校语音实验室教学信息化系统的构建
下一篇:英文电影赏析中的跨文化审视研究

山东外语教学投稿 | 山东外语教学编辑部| 山东外语教学版面费 | 山东外语教学论文发表 | 山东外语教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山东外语教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